網路外部性之一
每隔一陣子,市場或是網路上總是會出現討論甚至是撻伐 M 社的 Office 軟體 "壟斷" 市場的聲音。筆者沒有意思在這裡討論商業行為的道德判斷,倒是想聊一聊從筆者經歷的角度, Office 做了甚麼事引發了成功,以及這樣的成功,後來對 M 社帶來甚麼困境,讓大家對來龍去脈有個更清楚的了解。
Office 在生產力軟體的領域成為主流的這種現象,其實學術界已經研究頗長一段時間,絕大部分的角度是從法律和經濟的層面出發,這應該跟 1991 到 2001 年的反托拉斯案有關係。許多研究都將這樣的現象,與其他普羅大眾熟知的電話、即時通訊軟體、甚至是傳統的貨幣做為範例,說明經濟學上的「網路外部性」這個概念。用大白話來說: 具有網路外部性的商品,只要使用者人數超過一個門檻,新的用戶也用這個商品的機會會倍增。
很多教科書舉的例子,是 Office 的檔案格式相容性。由於大部分的使用者都用 Office 的檔案格式,新加入的使用者,為了能跟其他的大眾交換文件,也不得不使用同一種軟體。如此循環,Office 變成不得不使用的主流選項。但是,這樣的理論雖然可以解釋超過門檻之後的效應,卻沒辦法解釋 M 社的 Office 是如何超過門檻的?
話說筆者在 1996 加入 M 社,所經手的第一個 Office 版本是 Office 95 (講得更明確一點是 PowerPoint 95)。在當時,95 以及之前的各個版本,使用者所熟知的是各個應用如 Word, Excel 等等,Office 反倒只是個包裝,將幾個軟體合在一起賣。不只是 M 社,當時個家軟體公司的主力,也多半是單獨的應用,像 WordPerfect、Lotus 1-2-3、Quattro Pro 等,都是獨當一面的強勢軟體。這些產品,都是強調自有的功能,但是即使是同公司的其他應用,鮮少橫向功能的整合。
Steven Sinofsky 在 1994 年接下了 Office 的 GM,有一個很大膽的變化,就是成立了 "共用元件團隊" (Shared Component Teams),開始一統許多每個應用都要使用的功能和體驗。除了基本的檔案處理及印表介面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個 Office 成員都有的 "插入圖形" 及繪圖功能 (那時候的代號叫 Escher)。這樣做的重點,在盡可能拉近每一個應用成員的使用方式,使用者熟悉了其中一個產品,要使用另一個的門檻就會降低很多。另外,S 神也要求 PM 設計出許多橫向跨應用成員的功能,例如可以將 PPT 的內容匯入到 Word 中,再使用排版功能調整列印的格式,這些通稱為互通操作能力 interoperability 。
這樣的設計優點,顯示在 Office 97 飛耀的銷售成績,使用率大幅上升,用戶也開始體認到 Office 整合為 "單一" 軟體的價值。而在這之後,終端使用者人數夠龐大,檔案格式交換的效應開始顯現,才有後來經濟學家的觀察。 很長一段時間,M 社完全不公開私有檔案格式 (我們常稱為 binary format),就是希望能持續這樣的效應。
M 社的領導都是聰明人,不只在商業上把這樣特性所產生的價值最大化,在產品設計上也盡可能延伸外部化的優勢。當時最熱門的簡報用字就是 "Leverage",只要是 M 社自家的產品相互搭配,一定是整合度最好,易用度最高的。M 社在幾十年的霸業當中,這樣的思維是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的。
但是話說回來,也是因為同樣的設計理念,卻在後來的發展產生了限制。原來應該是優勢的 binary format,後來卻形成各種技術性與非技術性包袱,到最後必須朝完全開放的方向進行。下一篇,就來聊一下 Office 改用 OpenXML 格式的緣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