團隊內部協作之一

原本計劃延續上一篇的內容,介紹 M 社的開發執行組織及手法:不過由於有線上朋友發問想了解如何將團隊的成員「拉到同一艘船上」,而且交流會中也談到一樣的話題。所以調整一下順序,先談一下 M 社如何解決這類的問題。

以團隊為範疇,協調內部不同角色的工作,完成使命或交付,大概是現代組織最常看見的形式。M 社當然不例外,而且隨著公司的成長和進步,許多團隊運作的原則,例如大小的拿捏,不同角色的比例 (如之前提到的 PM:SDE:SDET -> 1:2:2),都發展出合適的經驗值,而且還蠻穩定的。唯一一直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,是如何減緩因為協作所產生的衝突,這對 「三位一體」這樣的組織模式特別重要,由於角色互不隸屬,衝突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。我就常常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:

甲:這事發生一兩次還可以說是無心的,第三次就是衝著我來!

乙:我一向是用同一個原則對所有人,這是你自己的問題!

這問題很不好解,明顯是因為人的因素太過複雜,就算某個團隊有不錯的做法,也很難複製經驗到其他的團隊。但話說回來,不過也不能因為不好解就不解,尤其這是一個關係成敗的因素,公司內部還是提供了不少資源希望能幫助經理人。最常使用的方式,我自己稱為「正攻法」,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凝聚團隊向心力的活動,例如年度的 off-site,定期的全員會議 (All-hand),比較有財力的會請外面的顧問公司舉辦 team building 活動。主要的目的,是營造環境和氣氛讓成員有機會能對話,而且送出 ”管理階層是很重視的“ 這樣的訊息。

「正攻法」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效果,所以在 M 社中已經形成慣例。但是在此同時,一方面這些做法的效果有一定的極限,對衝突已經檯面化的團隊不但沒用,還徒增尷尬。另外有些比較資淺或是不太用心的經理人,不一定能把握機會化解衝突,變成只是一種形式,回到工作環境就回復常態。我也看過大家把 off-site 或是 team building 當作團康活動,期望自然有落差。

所以在我的經驗中,除了活動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溝通的架構和基礎:而在這之前,最最重要的準備工作,是要弄清楚每個人的溝通和決策的「風格」。

其實透過文字的測試將人的性格做分類的科學歷史是很悠久的,從資料上看來 1920 年代就有人開始做研究。我剛入 M 社的前幾年,公司所使用的是一種簡稱 DiSC (https://www.discprofile.com/what-is-disc/overview/) 的方法,那時候人少,有時還會要求面試的人也做測試,了解他/她的決策取向。近來所使用的方法則稱為 Insight Discovery ,觀念是類似的。通常這類的方法論都有理論基礎,而所設計的測驗和解讀甚至有版權保護,我一不做學術研究,二無意幫人家做推廣 (人家也不需要我啦 :-) ),這裡只做簡單的說明。

這類的方法論,做法多半是透過文字的測驗,有些是看人對某些字詞 (決斷,和諧等等) 的偏好反應,或是對特定情境處置的選擇,然後從他們的先驗資料庫 (prior database) 中做 pattern matching,找出相對應的風格。而這些風格特徵可能是像這個樣子:

第一型: 我就是想這樣做啦

第二型:這樣做應該很有趣

第三型:要有根據才能這樣做

第四型:這樣做對大家都好

為什麼這樣分每個方法論都由他們的理由,但是對經理人或是其他的團隊成員比較重要的是:如果知道某人的風格是這樣,就比較可以用他/她所習慣的方式跟他溝通,達成共識的機會就會變高。說到底,就是透過比較系統性的方法,讓成員能養成溝通 (或吵架)前先想一想的習慣,最好是能夠有「同理心」。根據我對很多優秀經理人的觀察,他們幾乎都有「一眼就能識人」的本領,對人的溝通都很有效。

一旦對團隊成員的風格有一定掌握,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運用,下一篇再來揭曉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