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化與國際觀之二
在揭曉當初的決定之前,這裡介紹一下在 M 社內部決定國際化功能 (internationalization, 又稱 i18n) 的決策流程: 在早期這些功能還不太多的時代,每一個產品組多半會指定一個 Intl PM 負責需求蒐集以及彙整,而幾個主要的市場 (例如日本,韓國,中國,台灣,英國,歐洲等等) 也都有在地的 PM 提供相關的市場價值資訊,以及功能的驗證等等。這樣的體系雖然完整,但是決策時間過於複雜而且費時,當產品版本演進,功能越來越多時就漸漸跟不上。後來有了遙測,很自然的決策開始依賴資料和數字,慢慢地人的介入就越來越低,有些不同的問題卻浮顯出來。
回到我們的之前的故事,當台灣的團隊一開始也是照表操課,先檢驗可能使用到 error message的頻率等等的基本資訊, 第一時間就決定了不處理,也就是這些 CS 語言的使用者會看到英文的錯誤訊息。但是當研發進程到了中段,功能小組因為進度超前,有了一點時間回頭來看這個題目,赫然發現整個產品組對這類的問題不處理 (won’t fix) 的比例非常高。這意味著所謂的 “使用頻率不高”,其實是 CS 處理不好的結果,之前的決策等於是把果當成因。而功能小組進一步詢問了銷售部門有關市場的反應,發現其實這類的問題積怨已久,如果能稍稍的作一些改進,應該能挽回很多滿意度的問題。
雖然在當時基於其他的工程理由,還是維持了原議不做處理;但是還是學到了一個教訓: 對著硬梆梆的數字,要做對遠方不瞭解的客戶做有影響的決策時,要盡可能地抱持同理心,以受影響的人的出發點著眼這個問題,不然非常容易倒因為果,形成更深的衝突。 到了後來,由於這樣的認知,M 社內部也漸漸地發展出相關的跨國諮詢社群 (global community),來補強人的參與決策。
由於技術的進步,使用 IT 做決策的程度會越來越高,但是在此同時,明顯或隱藏的陷阱也會越來越多,全球化產品規劃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