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論長尾理論

首先做個更正,上篇的篇尾的 “找到一個最小公因數的 Office 精簡版而使用者還覺得有用” ,應該是 “最大公因數”,犯這種錯誤真是太不應該,跟大家道歉。

許多線上朋友的論點都很接近我所準備的說明,其實這已經從題目 “長尾理論” 中透露了基本概念。簡而言之,雖然每個使用者都用不到 Office 全部的功能,但是不同領域的使用者所使用的子集合差異太大,這些字集合的交集無法形成一個產品的基礎,如此要規劃單一精簡版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,等於不可能。不過說歸說,理論容易了解,證據在哪裡?

話說在第二次精簡版的規劃中,雖然已經有了足夠多的遙測數據,但是分析的過程太過簡化,只是將所有的功能使用頻率驗大小排列出來,這就犯了常見的 “平均數” 謬誤。但是當時的產品組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,因為當時的技術焦點是在如何有效的 reuse 原來 Office 的原始碼,產品組不希望 fork 出完全獨立的 code base,光這一點就搞得大家焦頭爛額,雖然有 PM 提出資料分析手法的質疑,終究沒有深究下去。

而後來證據的提出,還真誤打誤撞。就在大家對失敗的原因爭論不休的時候,Excel team 為了要測試他們新版 “超巨大試算表” (1,048,576 列 X 16,384 行) 的功能,拿了 Word 的遙測資料進來做測試。其中有一位 SDET,為了做壓力測試,設計了許多樞紐分析的 test cases,其中有一項是針對不同的 IP 段,分析功能使用 data point 的差異,赫然發現不同地區 (例如美洲、歐洲、亞洲等可以用 IP 區分開來) 功能使用頻率有很大的差別;例如亞洲使用者的表格功能使用極高,歐美地區則相對落後;美洲的使用者超級愛用註解功能 (與協同合作有關),亞洲地區則使用率奇低等等,這樣的情況隨處可見。後來有一位資深的 PM 接手。做了更全面的分析,提出了更有證據力的推測,證實了如果只算共同一致高使用率的功能 (開檔,列印,複製貼上等等),是不足以形成一個產品的。

也許大家會問,這個問題完全沒解嗎? 這倒也未必。後來 M 社還是有後續的探討,其中一個大家認定最有可能成功的想法,是將 Office 設計成自助餐 (A La Carte) 的形式: 使用者可以針對所需要的功能,或是透過觀察一段時間的使用率。自動建議出精簡版的組合。可惜雖然有想法,但是牽涉到要重新架構 Office ,茲事體大,而且後來的發展方向轉到雲端技術的支援,之後就沒有繼續下去。

經過這一段所得到的教訓很明顯: 徒有數據資料是不足以成事的,不完整或是方向不對的分析,會讓投入無數心血的產品一文不值。在大家追逐大數據或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同時,希望這個故事有一點提醒作用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