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壞式創新

講到這個詞,一般人多半想到商業上的競爭案例,這在 IT 界隨地都是;M社既是受益者,也是受害者,現在則正在努力生存當中。而在工程管理這方面的領域中,反而比較不明顯。殊不知至少在 M 社中,顛覆既有工法工序是無時無刻不斷的激烈進行,也是每個工程師絞盡腦汁想發生的事情。

話說台灣的工程團隊,早期有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,是完成軟體以及手冊的中文化。這個工作當然不僅是一般所認為的翻譯工作,還有很多技術層面很深的面向;不過不可否認的是,將英文的求助內容翻譯成中文,還是在成本與時程中佔了最大的比例 - 每一個版本所要翻譯的字數,是以100K為最小單位;而新的版本所要翻的字數,又是以級數成長。這是一個典型的成本導向控制專案,對 M 社這樣的商業公司而言,最直接的 KPI 自然是最低的成本與差強人意的品質。更機車的是,即使每個版本的字數是上升的,公司卻將目標設定為總成本要比前一個版本低。當時我們常常自我調侃: 按公司的期望,有一天這個工作會從花錢專案變成賺錢專案,因為成本會變成負的 :-)

產品組就這認輸了嗎? 當然不可能。要將成本做巨幅的下降,無窮盡的降低單位成本是不行的,非靠技術的變革不可。很早期做過機器翻譯的嘗試,但是成果很不成熟,即使到現在 machine translation 對長段落的翻譯也還是不行,只能用在一些特殊 domain 的地方。後來經內部討論,比較可行的規劃方式,是先在大陸以較低的成本先做簡體的翻譯,再用簡繁轉換的技術,將結果轉為繁體,再用本地的人力做事後校對,初步的估計,這樣可以省去三分之一的成本。

聽起來好像很完美?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。這樣的做法試了一個版本就繼續不下去了,幾個基本的問題: 一是專案程序過於繁複,幾乎沒辦法規劃備用方案;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,整個時程就卡住了。其二,當時簡體的翻譯,雖然是人工進行,但是品質參差不齊,事後校正反而花了更高的成本,時間拉更長。不過老實說,這樣的實地試驗的收穫也是很寶貴的,至少檢驗出重要的瓶頸,經過團隊的事後檢討 (postmortem) ,也規劃出配套的改進方案。

後續之所以沒有進行,倒不是改進方案不夠好,而是出現了更好更低成本的技術顛覆。下一篇再來揭曉: 是如何的神奇技術勝過了簡繁轉換,而在這之前,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推論看看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