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 計畫
由於在前東家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企業,混的資歷夠久,還是會學到一些有用的技能。懂得做 「B 計畫」是其中之一。
我們所受到的訓練和養成的習慣是: 千萬不要等出事了再去想備用計畫,那時候已經來不及籌備額外的資源了。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,通常出現意外的情況,很容易反應慌張,或甚至反應不過來;有一個 plan B 在那裏,有穩住陣腳的效果。這事有許多實例可以證實的。
年輕的時候,自然是滿懷理想。Plan A 當然是設定在最佳的產出,有時還會耍帥定成 stretch goal,天不怕地不怕的。那個時候 plan B 只是交差了事,選一個 「快速而骯髒」(翻譯的怪怪的) 的解法當被備胎就好了。總覺得要動用到 B 計畫是無能的表現,會被看不起。
但是隨著經歷漸長,發現實際的情形是: 其實只有運氣好才能執行 A 計畫,絕大部分被執行的反而是 B 計畫。
其實也不難理解,這正是「莫非定律」的實現,該出事的一定畫出事,不出事是例外,這才是常態。那一定有人好奇: B 計畫變成了 A 計畫,那還需要新的 plan B 嗎? 這個原則可不能改變,計畫一定要有備胎;只是原來的 A 計畫已經簡陋到了底線,plan B 還能怎麼再退一步?
當然有,這時候的 plan B 就會是: 讓功能消失,收拾善後,而且要想一個好藉口。這件事可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,還是要花上很多功夫的,尤其是你的工作牽連到很多人的時候。我和我們團隊就遭過牽連,有興趣的可以去看 #軟體開發見聞錄 的 「系統重構」。
我的心得: 人生總是充滿驚奇的,除了燒香拜拜之外,還是多一分準備,心裡比較踏實吧。